微信扫一扫
今年来,
我市高新区接连发生多起
刷单、贷款诈骗案件
仅3月19日一天
全区接到4起网络贷款诈骗报案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刻不容缓
▼▼▼
下面这些诈骗手法
全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
文章有多长,骗子套路就有多深
请广大市民擦亮眼睛
别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之中
“网络兼职刷单”、“在家就能赚钱”......
如果看到这样的信息,可千万别动心,你可曾想过骗子也可能在“居家办公”?!
真实案例一:2020年3月16日,詹女士被”微信刷单“诈骗13000余元。在网上看到一个通过微信刷单可以挣钱的消息之后,詹女士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一步步告诉她怎么刷,詹女士就开始不断地转钱出去,每笔金额不一样,直到最后对方将其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后报了警。
真实案例二:2020年2月,程先生通过某平台APP刷单被骗40余万元。程先生在该平台客服交流刷单一事时,对方以先行缴纳保证金为由,让程先生通过转账方式,先后转出资金40余万元。
勿贪小便宜,落入大陷阱!网络刷单本来就是违规、违法行为。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各类兼职刷单广告,发现被骗,及时报警!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优势,网上贷款以其高效、便捷迅速发展,但若不懂网络贷款诈骗的套路,不但贷款不成,反倒越贷越穷。
真实案例一:2020年3月,黎女士在接到一个电话称是某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贷款服务。在获取黎女士信任后,该公司以收取保证金、流水不足、征信不足为由对其实施诈骗,为此黎女士先后14次给对方转账,总计23万余元。
真实案例二:2020年3月4日,张先生在某信贷平台申请借款10万元,之后,对方以身份信息填错为由称10万元被冻结了,要其支付3万元方可解冻,张先生照办。但在支付款项后,对方还要其支付另外的3万元费用,张先生发觉被骗,随后报警。
1.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网络广告等形式的贷款广告
2.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3.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
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不法分子利用民众急购口罩的心理,大量散发有口罩出售的虚假信息。
真实案例一:2020年2月,简先生想购买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通过微信转账6000余元给对方之后,多次联系无果,发现被骗,然后报案。
真实案例二:2020年2月,刘先生通过朋友了解到有人卖口罩,在了解情况后,向其购买了三万只口罩,价值6万余元。支付完货款之后,对方随即失去联系,刘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报了警。
网上购买医疗防护用品或药品要慎重,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
足不出门就可以买!买!买!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的兴起,让很多人体验到网络的便捷。但不法分子利用假链接骗人,有些人不小心点开之后,结果被骗了不少钱。
真实案例一:2020年3月卢女士在某平台购买二手电脑,跟卖家了解了型号和价钱。卢女士在问到如何交易时,对方告诉她交易方式只能在某宝上,添加好友后,对方发了一个链接,卢女士点进去付款时弹出一个付款二维码,由于界面和某平台无二异,卢女士没注意就扫码付款3000元,随后被对方直接拉黑。
真实案例二:2020年3月,王先生在家中因点击一个短信链接,输入了相关个人信息(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预留电话),且输入了收到的验证码,随后自己的银行卡被对方两次取现共计一万元。
1.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2.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千万要谨慎填写。
3.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好对方具体身份后再汇款。
4.在遇到诈骗后一定要保存好聊天记录,及时拨打110报警。
“谈恋爱吗?倾家荡产的那种!”......
”杀猪盘“是一种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类型的诈骗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瞄准单身男女,先在社交网络建立亲密的关系,再拉拢对方参与网络投资或赌博,背后坐庄骗取巨额钱财。
真实案例一:2020年2月,肖女士在某社交平台认识一个好友,后确立为男女朋友关系。在网络上相处一段时间后,对方称有一个项目可以赚钱,肖女士按照对方的操作方法,前期确实赚了些钱,接着她先后4次通过二维码给对方转账7万元,直至钱赔完,对方让其继续投钱,肖女士告知对方没钱后,对方就把肖女士拉黑,没了踪影。
真实案例二:2020年2月,陈女士通过某交友软件认识一个好友,在互相加微信后,对方称有一个软件可以赚钱,初期陈女士也尝到甜头,于是越投越多,共计20余万元。没过几天,对方说她在这个软件上担保了50万,要换掉这笔钱,账户内的80多万才能取出来,现在他已经凑了30多万,剩下的要陈女士想想办法,陈女士告知没钱之后,对方让其去借贷,这时陈女士才发觉被骗,于是报了警。
1.网上交友务必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与其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不如努力提升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婚恋观。
2.对于那些只存在于虚拟聊天软件中人,无论是谁,只要对方说到关于“跨国”“博彩软件”“投资平台”“系统漏洞”等关键词,一定要提高警惕。
3.一切在互联网上进行投注赌博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
4.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
说起诈骗千千万,其中冒充熟人诈骗叫人防不胜防。骗子通过黑客手段,盗取受害人QQ、微信、手机号码,然后将资料修改成受害人好友的头像,冒充受害人子女、亲戚、朋友、朋友、老板等进行诈骗。
真实案例:2020年2月,黎女士在QQ上接到一名“同学”发来帮忙换钱的消息后,不假思索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给对方转了3000元,随后对方将其删除。黎女士联系上同学,同学说QQ被盗了。
如遇到上述这样的情况,要第一时间与亲朋好友通过其他渠道取得联系,确认真实情况,接到好友的转账、帮忙代付、交话费等请求时,一定要及时打电话或者其他途径与其本人取得联系,确认是否为对方本人。切忌直接转账或付款。
“你好,这里是XX局...您已涉嫌违法、您的资金解冻需要转账...“
是不是看起来一本正经?殊不知骗子就是利用这种有模有样的手段一步步地骗取老百姓的钱财。
真实案例:2020年1月,周女士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某局的工作人员,称周女士的身份证在北京开了一张电话卡,并且这个电话给很多人发过一些恶劣的短信,涉嫌违法,要负法律责任。随后对方将电话转给了当地的公安局刘某(化名),添加了周女士QQ后,对方告知其身份证开了一张涉嫌洗黑钱的银行卡,需要查询银行卡是否冻结。为帮其公正,对方给周女士提供了一个指定账户,需要其转入一笔钱,周女士先后转了14余万元,发现被骗后,周女士报了警。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通过QQ等社交软件办案。
2.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要求任何人转账、资金核查。
3.若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面对骗局
大家也不用担心
骗局千万个
套路没几个
坚守住原则
骗子也没辙
在此,再次提醒广大群众:
1.网上购买医疗防护用品或药品要慎重,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
2.网络刷单本来就是违规、违法行为。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各类兼职刷单广告,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谨防骗子以“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骗走大额资金。
3.不要随意在网络上办理贷款和信用卡,如不熟悉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应到各大银行等正规信贷机构办理信用卡及贷款,避免上当受骗。
4.不要点击来源不明或陌生号码、网站发送的网址、链接,不要随意泄露、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尤其是银行账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
5.收到亲属朋友要求转账汇款等信息,不要惊慌,要通过电话等多渠道验证确认,不要轻易给陌生人汇款。
6.如不慎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这样做能提高及时止付的成功率!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