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作为全国电子社保卡首批试点地区,近年来,我市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极打造全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工作样板,创建全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区块链+电子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金融移动支付,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即时制卡网点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和电子社保卡看病就医结算,创新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获省政府通报嘉奖,人社部点名表扬。
▲市民使用社会保障卡实现看病就医“一卡通”
▲市民通过扫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办理业务
坚持全市“一盘棋”,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一卡通”工作。一是强化统筹协调。设立全省首个“一卡通”中心,将“一卡通”纳入绩效管理和高质量发展考核,高标准规划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顶层设计、贯通上下、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打破数据壁垒。以便民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发挥人社部门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全国集中、实时联动优势,依托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打通数据通道,实现各类数据实时共享互用,为社保卡跨部门应用和多领域业务协同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推动业务协同。探索建立“部门职能不变、上下左右兼容、民生资金进卡、全域范围通用”的社保卡应用管理服务模式,推动民生领域服务功能集中整合,将20余个政府部门相关业务纳入社保卡应用范畴,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和公共服务。
坚持源头抓起,创新发卡模式,全市累计制发社保卡129万张,基本实现“人手一卡”。一是完善社保卡制发体系。构建全市社保卡综合服务窗口、联名发卡银行网点、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居委会、村级便民服务点等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提供亲情代办、异地申请、邮寄到家和上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二是推行窗口即时制发服务。在全市人社窗口、银行网点广布制卡设备,设立即时制卡网点103个,全面受理申领、补领等社保卡业务,推动即时制卡服务网点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形成“5分钟”即时制卡模式,实现社保卡“即时制、现场领”。三是拓宽线上服务渠道。通过江西社保卡微信小程序、赣服通、“江西人社”APP、12333热线等多种渠道,推动社保卡业务“线上办”“指尖办”,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信息查询、资格认证、社保卡申领等线上服务。
坚持民生导向,推动社保卡实现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政务和公共服务“一卡通用”。一是政务事项“一卡办”。全市316项政务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社保卡“亮证办”,50个单位1538项依申请类事项实现凭社保卡受理,政务类事项办理更高效更快捷。二是民生资金“一卡发”。将社保补贴、农业补贴、林业补贴、高龄补贴、雨露计划资金、重点优抚资金、残疾人津贴等40项民生类资金发放进社保卡,杜绝了错发、重发和冒领现象,让资金发放更精准。三是待遇资金“一卡领”。全市95%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社保卡领取,市县乡三级589个单位公职人员将身份证、银行卡、医保卡、工资卡、公交卡等50余类卡证“装入”社保卡,不管是查账用钱管钱都更加明了。四是看病就医“一卡通”。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实现挂号、诊疗、检查、查询等就医结算全过程“一卡通”,在市人民医院成功试点电子社保卡就医结算,看病无需现场排队、无需携带实体卡。五是居民消费“一卡刷”。在3个景区、7个公共场馆实现社保卡“入场证”功能,社保卡金融账户在公交、水、电、燃气、旅游等居民生活领域全面实现 “一卡式”消费。
坚持创新提升,着力推行“区块链+电子社保卡”,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一是构建电子社保卡支付场景。2018年签发全国试点地区首张电子社保卡,目前签发率达65%。开展电子社保卡金融支付试点,打造大型商超购物场景并实现主扫支付,实现图书借还、公交乘车、景区购票等场景扫码应用和电子社保卡看病、挂号、查询、结算“一站式”服务。二是建设“区块链+电子社保卡”综合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数据大平台,实现事项办理全程留痕、可溯源、不可篡改,信息传递和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将有效防止信息滞留、截留,预防腐败发生。三是打造“区块链+电子社保卡”档案链。将个人或单位信息数据和电子证照进行区块链化处理,形成档案链,以电子社保卡为入口,通过档案链互认共享,实现业务网上办、快速办,提升审批效率。同时依托区块链数据库,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让守信者一路顺畅,失信者寸步难行。
重要提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余房地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余房地产网,欢迎转载。但应注明“来源:新余房地产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3、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