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珠海斗门:产业集群活力迸发,打造珠海西进战略新增长极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全国快讯 / 正文

微信图片_20201007203257.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珠海斗门:产业集群活力迸发,打造珠海西进战略新增长极

转载 2020/12/09 10:19:0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土地情报 作者: 2046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建设为世界第四大湾区。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第三极,在区位、交通、政策等多重红利下,城市能级正在快速提升。


01

大湾区发展时代下,珠海城市能级及价值快速提升


(1)区位优势:比邻港澳,承接港澳资源外溢更具优势


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段,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行,让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珠海在集聚、联通、配置和融合港澳或经港澳入境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方面占尽优势,为珠海城市发展和价值提升创造了优越条件。


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下的珠海区位


(2)政策利好:享有政策优势,将吸引更多资源流入


珠海作为经济特区,处于一国两制交汇区,在政策方面享有先人一步的政策优势,其立法权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助力珠海接轨国际及港澳的法制与营商贸易标准;此外,横琴自贸区、保税区及十字门商务区等片区因其特殊区域属性,在通关、企业财税、金融等政策方面享有政策优势,将吸引港澳更多企业、资金、人才等流入。


(3)产业发展:产业基础雄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特色体系


为更好的抢抓港珠澳大桥经济效益,全面承接香港、澳门、深圳高端产业外溢,珠海积极构建“一轴贯通、两带支撑、三区拓展”的产业布局,有序引导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工业增加值持续攀升,2019年珠海工业增加值达1206亿元,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88家,较2018年增加152家,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


图:珠海市产业园分布及园区产业集聚导向情况


近年来,珠海抢抓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机遇,全面强化产业规划和引导,在做大做强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以格力电器、方正电器等为代表,珠海先进装备制造业扬帆起航,逐步形成“海陆空+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力量。


02

珠海西进战略推进、港珠澳大桥通车双重利好下,斗门迎来发展契机


区域融合背景下,珠海加速推进“西进”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生态新区、推动综合立体交通和公共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珠西地区打开一张全新发展蓝图。而作为珠西发展先头阵地,斗门背靠珠三角经济区,毗邻港澳,在交通闭环加速形成,区域内要素流动愈发便利,经济渠道更加开放背景下,斗门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珠海西进战略


(1)区域交通:积极对接市区及粤港澳大桥,片区价值进一步凸显


斗门紧抓“珠海西进”战略和港珠澳大桥这一机遇,积极建设香河大桥、金海公路大桥、鸡啼门大桥等系列交通干道网快速通向市区,提升斗门片区价值,同时通过市区交通网络,与港珠澳大桥实现无缝对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海大桥是未来珠海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之一,将极大缓解珠海大桥的交通压力并会加大珠海主城区对西部城区和斗门的辐射作用。此外,斗门港、江珠高速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基础配套,加快区域无缝对接,提高交通通达性,进一步强化斗门与周边区域联动。得益于港珠澳大桥通车带来的发展机遇,斗门东连珠海城区,西接江门,经由西部沿海高速贯通粤西乃至西南腹地,斗门在全市发展大局的地位更加凸显。 


图:斗门综合交通网络情况


(2)产业发展:五大产业集群活力迸发,打造珠海西进战略新增长极


为落实城市西拓战略,加快推动珠海智慧产业园建设,珠海有序引导产业向园区和西部生态新区集聚。斗门紧抓“珠海西进”战略发展机会,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方面发力,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发挥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和新一代通信产业互动协同促进效应,辐射带动周边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要基地;加快吸引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进一步集聚,打造珠海西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2020年,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超110亿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优质产业项目纷纷落户为斗门产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承担起打造珠海西进战略新增长极。


(3)产业新城助力斗门打造珠海经济第三极——智能制造极


03

产业新城助力斗门打造珠海经济第三极——智能制造极


斗门利用土地资源及交通优势,承接珠海新智造高地战略使命,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打造珠西发展新引擎,与金湾、横琴错位与联动发展,打造珠海经济第三极——智能制造极,并与华夏幸福合作重点建设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承担起带动斗门乃至珠海西区实体经济崛起的新增长极,肩负东西板块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使命。作为珠海西部重点发展的千亿级先进智造产业引擎,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选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将打造成全新多产业发展平台,而作为产业新城项目的重要园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启动龙头企业招商。未来三年,产业园重点打造‘5+1+2’项目体系,在招商引资、产业落户、基建配套等方面实现大突破,助推斗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


(1)以科技创新产业为引领,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平台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珠海、中山和江门三市交汇点,处于“珠海西进”主要发展廊道上,坐拥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口岸,且具有航空、铁路、港口、公路四种交通设施兼备的综合交通优势,随着深珠通道、深中通道建设开通,叠加港珠澳大桥通道优势,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极大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未来发展潜力空间较大。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积极构建“南城北产中服务、一核两轴六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并以科技创新产业为引领,以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为主导,同时围绕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打造港澳科创中心,重点引入龙头项目、大项目,提高区域产业能级,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平台。


图: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空间布局


(2)积极导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引入13家企业,引入落地总投资额近110亿元,将带动约5380名就业人员进驻产业新城。引入的项目大多聚焦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方向,瞄准5G、芯片、半导体及高端上下游产业供应链等行业前沿领域,其中不少企业为细分行业龙头,将助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优势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将高效率推动产业集群谋划及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将初步显现。


表: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引入情况


(3)重大配套相继落位,产城加速成为城市核心


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历史起点,珠海乘势而上,高端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商务办公大厦,金融中心等公共配套陆续规划建设;率先推行免费12年义务教育制度,城市人力资源相对充沛;大力健全卫生医疗资源,初步形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作为湾区产城融合新标杆,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致力为打造成为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其以“岭南水乡”为主体打造的中央公园,创建品质公共活动空间,满足日常休闲娱乐需求;而作为重要商业配套,规划建设的幸福邻里将成为斗门标志性社区商业,一站式满足社区日常生活需求;此外,幸福学校计划引进国内顶级教育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一流名校。随着重大配套相继落位,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加速成为配套完善、功能完备的城市核心。


图: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核心区配套设施(部分)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的不断流入。2018年5月,珠海启动“珠海英才计划”,对高层次人才最高提供100万元奖励和200万元住房补贴,对顶尖人才最高提供200万元奖励和600万元住房补贴。同时不断完善住房调控政策,相继放宽高层次人才、外地及港澳人士购房门槛,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在不断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举措下,珠海城市人口导入量不断增加,2018年珠海常住人口增量12.6万,系首次突破10万。2019年人口增量更是高达13.3万,人口导入能力显著增强,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未来随着“一桥、双隧、双机场、三轨、八口岸”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完善,珠海将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其城市能级及价值将快速提升,也将辐射和带动斗门片区的发展。同时,随着斗门片区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发展,斗门片区的能级及价值将不断提升,将更有基础、更有条件成为珠海西进战略新增长极。


重要提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余房地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余房地产网,欢迎转载。但应注明“来源:新余房地产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3、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